
本文转自:德阳日报
“十四五”我市文旅融合发展交出亮眼答卷——
三星堆火爆出圈 全域旅游绽新颜
随着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在即,德阳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文旅融合发展成绩单。
数据显示:2025年1—10月,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109.45万人次,实现门票收入2.99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2.64%、1.87%;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23.98万人次,实现门票收入2.89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.18%、0.61%。
从三星堆持续火爆,到全域旅游深入推进;从文旅产品推陈出新,到文化艺术百花齐放,“十四五”期间,德阳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走出了一条独具魅力的融合发展之路。
三星堆博物馆。 部门供图
三星堆“变身”超级IP
“十四五”期间,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显著成果,展现了古蜀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。5年来,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“祭祀坑”,入选“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”。
考古热带动文旅潮。2023年7月,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盛大开馆,1500余件(套)珍贵文物首次集体亮相,青铜神树、黄金面具等“国宝”在现代化展陈技术下焕发新生。开馆一年便吸引游客超500万人次,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。考古工作不再“高冷”,游客可现场围观文物修复,甚至亲手体验模拟发掘。三星堆文创更是玩出新花样:“三星堆创意鲁班锁”斩获全国旅游商品金奖,文创衍生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。“堆堆”表情包、盲盒火遍全网,更与麦当劳、原神等30多个品牌联名。
在申遗冲刺与国际传播方面,三星堆—金沙遗址联合申遗正紧锣密鼓推进。上线三星堆国际展示传播平台,联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227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,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。在卡塔尔、埃及举办线上数字展,在希腊、美国、埃及、法国等地参与举办海外展览,让古蜀文明对话世界。纪录片《当法老遇见三星堆》以6个国家的语言版本在世界各大媒体平台播出,观看量超千万次。
全域旅游“串珠成链”
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市打破“门票经济”思维,围绕“优化产业布局,推动旅游空间从景区为重心向全域景区转型”的目标,以“一核一轴两带六区”布局重构旅游版图,让游客“走进来、留下来、还想来”。
主城区文化轴心“串珠成链”。玄珠湖畔的德阳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成为城市文化活动新地标。德阳博物馆新馆拔地而起,与德阳文庙、钟鼓楼以及德阳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共同构成城市文化会客厅。夜幕降临时,旌湖两岸光影流转,市民漫步旌湖绿道,既能感受历史厚重,又能拥抱现代时尚。
沿龙门山和环龙泉山文旅产业带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。龙门山文旅产业带以“国际度假”为标签,麓棠山温泉文博半山、芳香国际等景点串联成线,游客可住进青云外飞檐小屋仰望星空,或在红枫岭山野营地观云海、露营烧烤。
乡村田野土味也能变潮流。绵竹年画村变身“网红打卡地”,非遗工坊里游客提笔描画门神,老匠人现场演示雕版印刷。什邡九曲龙吟秘境漂流聚焦“水上运动+文旅休闲”,蓥华大峡谷推出玻璃漂流+河道漂流,在清凉的水花中一路漂流、一路欢叫,夏季日均接待游客上万人。在中江挂面村,村民将农田耕种变成大地艺术。在罗江鄢家镇,村民将油菜花田变成五彩斑斓的调色盘,每年吸引数十万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。
不断解锁“新风景”
文化游、健康游、研学游……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市文旅消费“新玩法”不断涌现,不仅丰富了游客旅游选择,让大家玩得尽兴,也推动了德阳文旅市场的持续火热。
在德阳文庙的国学课堂上,稚嫩童声诵读《论语》,感悟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;在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里,孩子们拿起手铲发掘“文物”,用传统范铸法铸造“青铜器”;在绵竹年画村景区,学生们亲手体验年画拓印、年画彩绘等技艺,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……目前,全市共建成国家级研学基地1个、省级研学基地7个、市级研学基地20个、全国研学旅行基地(营地)5个、全国首批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四川省试点基地3个、获评“行读四川”品牌研学旅游基地授权的研学基地2个。成立德阳市研学旅游产业促进会并推出德阳市全域研学品牌“堆堆立人”。
在四川道泉泡菜工业研学工坊,游客们通过参观酸菜发酵的全过程,了解传统工艺背后的科学奥秘;在四川工业科技学院龑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营地,学生们用3D打印技术解码青铜的秘密,通过人形机器人对话古蜀,探索未来;踏上什邡“雪茄之旅”,游客不仅能参观雪茄博物馆,感受“雪茄烟叶古法发酵”非遗技艺,还能体验手工雪茄特色项目……在德阳,硬核工业正“牵手”浪漫文旅,不断解锁“新风景”。
文旅惠民润民心
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,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更加丰富。5年来,全市高标准建成四级文化设施体系,覆盖率达到100%,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均等化布局。15分钟步行范围内,社区文化站、农家书屋、健身广场触手可及。
文化艺术持续繁荣。街舞《仓山大乐》获四川省第二届街舞大赛第三名,群舞《我们挑起金扁担》获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四川群星奖、并参评全国群星奖,广场舞作品《年画村里幸福歌》成功入围全国广场舞之夜,话剧《田家村》获得第五届四川文华奖单项奖文华导演奖,经典传统川剧折子戏《打銮驾》荣获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优秀折子剧目二等奖。
节庆活动月月有惊喜。从春节的德阳灯会,到端午的龙舟争霸赛,再到中秋“三星伴月2025四川第四届露营季”晚会……年均300余场惠民活动,让市民游客尽享文化盛宴。2025年中秋佳节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主会场落地德阳玄珠湖,不仅让德阳城市形象得以完美呈现,更带动了德阳文旅的持续火爆。
向“国际旅游城市”进发
站在“十五五”规划的起点,德阳文旅的发展蓝图愈发清晰——
三星堆再升级:推进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建设,加大三星堆活化利用与品牌推广力度,全力打造“世界三星堆·安逸游德阳”区域文旅品牌;
产业融合提速:推动“文旅+康养”“文旅+科技”深度融合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大力发展休闲度假、文化体验、康养旅游等新业态;
服务再优化:完善改造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,提升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品质,提高景区信息化管理水平等;
区域协同发力: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,促进区域之间文旅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,加快助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。
“世界三星堆·安逸游德阳”。德阳正以奋进为笔,书写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,加快向“国际旅游城市”这一目标进发。 德阳传媒记者 张伟
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