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都说“时尚”是个轮回,没想到这句话在汽车行业也得到了验证。
当我们以为新势力会坚守自己原有的阵地时,殊不知理想、小鹏率先打破了自己的“围城”。造增程的理想,推出了纯电的MEGA、i8、i6;而坚持纯电的小鹏,竟然推出了X9增程、P7+增程。
这样的“叛变”举措,确实让人迫不及防,但现实所迫,对于新势力们而言,必须迅速拓展品牌第二增长曲线。
理想狂推纯电,品牌迎来调整阵痛期
和以往“蔚小理”三足鼎立的新势力格局不同的是,如今以零跑、鸿蒙智行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已经上位,而且领先“蔚小理”一个身位。
数据显示,在刚过去的10月份,零跑以70289辆的月交付量稳居榜首,首次突破了7万辆大关;鸿蒙智行紧随其后,月交付量超6万辆。至于理想,10月交付31767辆,同比下滑38.2%,环比下降6.4%,成为头部阵营中唯一出现“双降”的品牌。
一方面,理想在增程式市场面临鸿蒙智行等强劲对手的分流,而其纯电车型尚未能形成足够的势能。从理想官方数据来看,主销车型依旧是增程的理想L6、理想L7,至于纯电的理想MEGA月销量稳定在3000台左右,而理想i8月销量在5000台左右,尽管9月上市的理想i6订单突破七万台,但产能爬坡仍是痛点。
另一方面,在价格战日趋激烈的市场中,理想转型期的压力已然尽显,倒逼终端以价换量。再加上最近理想MEGA因"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" 启动召回,对于品牌来说还是带来一定的影响。
对于当前的理想来说,无疑迎来了调整的阵痛期。纯电市场尚未立足脚跟,增程市场又面临各家的围追堵截,理想如何做好攻守战?面临的挑战可不小。
小鹏入局增程,降低价格门槛以求增量
相比之理想,小鹏的日子要好过一些。
数据显示,10月小鹏交付42013辆,同比增长75.7%,环比增长1.04%。虽然去年上市的MONA M03和P7+成功打开了大众市场,2025款G6和G9则巩固了其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,但是从增长速度来看,很显然,小鹏也陷入了瓶颈期。
对于小鹏来说,入局增程成为了突破口。相较于理想推出纯电i8,小鹏推出小鹏X9增程以及P7+增程,两者虽然都是为了开拓新市场,挖掘品牌新增长极,目标一致但过程不同。目前,小鹏X9月销量只有1000台左右,X9增程版的推出,很显然是想要盘活小鹏X9。
相比较直接降价销售削弱品牌形象,倒不如响应市场的需求,顺势推出增程版,把价格打到30万以内。其中,阿维塔就是成功的例子,比如旗下的阿维塔11、阿维塔07、阿维塔06的增程版价格相比纯电版下调2-4万元,销量增长十分明显,在不损坏品牌形象的前提下,把入手门槛拉低,可谓一举两得。
根据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,X9增程版搭载小鹏鲲鹏超级增程技术,采用800V高压平台,配备5C超快充,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452公里,综合续航里程1602公里。产品力表现不俗。如果价格给力,说不定还真能把小鹏X9给盘活。
此外,P7+增程也已经在工信部申报目录中,作为品牌的主力车型,如果增程版到来,价格更低的话,销量或许再上一个台阶。当然,除了增程车,小鹏G6、小鹏G7、代号E29的轿跑等车型将陆续推出。
一方面不断挖掘纯电市场的纵深,另一方面横向拓宽增程车市场的渠道,对于小鹏来说,确实是当下稳健的打法。
写在最后
都说“进攻,才是最好的防守”。面对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洗牌,没有哪一家品牌敢独善其身,坚守原有的产品阵地无异于坐以待毙,只有审时度势,快速调整发展战略,或许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如今,理想和小鹏已经站出来,下一个,你觉得会是谁呢?
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