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琦琦 张凡
教育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。这五年,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交出的数据,让人倍感温暖和振奋: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跃至92%,1200多万幼儿享受了学前一年免费教育;全国2895个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,基础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;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.8%,跨入普及化阶段。学生资助体系每年惠及的学生约1.5亿人次,托举起千万学子的求学梦想。
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教育部等九部门还联合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,为县中发展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我国有近60%的高中生就读于县级中学,1670多万学子的青春梦想,与县中发展同频共振。这五年间,许多县域中学也在积极探索转型之路。
当数学遇上AI 传统教学迎来“智变”
这是阳新一中一节关于“正方体截面探究”的数学课,轻点触屏,三维立体图形便在电子白板上自由旋转、切割,学生们不仅能直观感知“几何空间”,还可以通过智慧平台生成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,获取个性化习题。曾经“黑板+粉笔”的教学场景,正悄然改变。
改变不仅发生在课堂,数字技术正融入这所学校每个角落。智慧阅卷、作业精准推送、学情动态分析,成为教学日常。
近几年以来,阳新县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,建了新校园。中央教育强国工程,给学校投资6200多万。同时,阳新县教育方面投资600多万,结合AI来赋能阳新一中的教育,提升课堂教学。
从“留不住人”到“青年教师梦想舞台”
师资薄弱一直是县中发展的普遍困境,为了破解这个困局,阳新一中打出了一套“引育用留”组合拳。近5年,学校与华中师大、湖北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定向招聘,引进100多名新教师,并通过保障性住房、专项教研基金、名师工作室等方式,为教师成长提供支持。许多青年教师在这里找到了自我的价值。
“五育”并举中开出创新之花
如今的阳新一中,科技馆、图书馆、体育馆、艺术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,学校还组建了机器人、书法、陶艺等40多个特色社团,五育并举的土壤中正开出创新之花。
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